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

对话新经济人物 | 墨迹天气黄耀海:用技术在“测不准”的天气中寻找确定性 | 封面天天见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2021年11月初,北京发布了当年首个暴雪黄色预警,部分地区降雪量将超15毫米,气温逼近近十年同期最低值。由于降雪时间正值傍晚,外卖平台出现大面积延误,许多已下单的用户在等待半个小时,甚至一两个小时后都无法收到晚餐。当饥肠辘辘的人会抱怨运气不好时,殊不知这是一轮气象灾害。

暴雨、寒潮、冰雹、热浪……气象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正越来越大。我们会因一场暴雨赶不上飞机,因一阵冰雹歉收,因一轮寒潮导致电网瘫痪,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工作,也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

日前,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要求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加快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气象科技创新发展的开启点是什么?需要在哪些重点方向和任务上攻关?“气象+”又该如何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5月27日,墨迹天气高级副总裁黄耀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行业需要从精细化气象服务以及创新性行业解决方案两方面努力,把高质量气象服务作用于国家重点战略中。“虽然100%预测准确天气很难,但并不意味着天气不能为人们所用。”

墨迹天气高级副总裁 黄耀海

谈底层逻辑

气象数据量决定技术能力的高低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在看天气预报时,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预报的天气是雨,但实际天气却是晴。天气预报为何并不十分准确?

“传统的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在较大区域范围和较长时间段预报上具有优势,但无法精准到单个具体的区域,才会有在同一片区‘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况。”据黄耀海介绍,在气象预报当中,温度、气压、风力和湿度都会左右实际天气状况,加之天气情况瞬息万变,地形地势也会对其造成影响,这就导致即便在同一区域,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也会不同。

“天气是一个混沌系统,从现有技术看,虽然100%能预测准确天气很难,但这不能代表天气不可以为我们所用。”黄耀海提到,如今,利用卫星定位,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可实现公里级、分钟级的格点化天气预报。

在格点化天气预报中,可以定位到用户周围1公里×1公里的区域,并且能以分钟为维度实时更新。对于概率预报的部分,可以通过技术控制其偏差的大小以及影响的范围,引导人们根据其范围主动规避极端天气。比如,预报未来3-5天,95%的概率会有台风进入到某个区域,如果能把具体区域识别出来,就可以及时有效规避风险。

《纲要》提到,加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发展精细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谈及行业应如何提升气象预报系统的精准程度,黄耀海认为,关键在于气象数据的积累。“在大数据时代,衡量气象科技能力的高低就是数据量的多少,既包括气象数据,也包含各个行业的大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构建解决方案模型后,气象科技企业可以此提升业务能力,赋能其他行业。”

谈赋能行业

结合行业数据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事实上,气象灾害并非“无解”。随着智慧气象深入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作为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我国的气象预报预警观测能力已越来越强大。

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现拥有242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7万余个气象观测站,乡镇覆盖率达100%;有200余部雷达组成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网,8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初步建立了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海洋等专业气象监测网。

在黄耀海看来,在国家层面,气象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重在基础技术或者基础能力建设,但如何把这些数据能力按照不同场景和行业的需求释放出来,需要气象服务企业来做更多创新和转化。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气象数据和生活服务的指数化结合,根据温度、风力的变化趋势和AI预测提醒人们增减衣物,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安排生活。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结合天气预报数据实时测算外卖送餐时间,可以帮助骑手更好地安排工作,也可以为外卖平台挽回因不良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

在发达国家,针对天气、气候预报建立的定制化区域模型已广泛运用到农业、运输、赛事服务等各行各业。以日本天气新闻公司WNI为例,其已面向C端用户和企业开放了收费气象服务,以满足其对诸如樱花开放、台风登陆、地形复杂地区实况观测等更详细天气信息的诉求。而实现气象收费服务的根本就是在气象服务企业的技术方面进一步精细化。

对此,黄耀海认为,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赋能高质量发展重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气象服务做得更加精细化,特别是在大尺度预报的基础上,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如早晚高峰送餐时间等服务创新。另一方面是不断丰富创新行业解决方案,这需要气象企业深入地了解各行各业,尤其是农业、航运等国家重点战略中,解决不同应用场景的痛点,把气象技术和行业数据相结合,提供对行业更有用的解决方案。

墨迹天气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西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 题:美国“悔棋翻盘”破坏多边经贸秩序——起底美国贸易战反智本质述评之三新华社记者于荣美国曾是二战后国际贸易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和国际经贸秩序的重要建构者。然而近年来,美国频频使出歪招,包括滥用“长臂管辖”制裁他国、拉帮结[全文]
    2023-05-17 02:00
  • 日本总务省当地时间21日公布,日本3月份核心CPI同比上升3.1%,与上月持平。此外,截至3月的2022财年日本核心CPI上升3.0%,创下41年来的新高。具体来说,受原油价格上涨等影响,城市燃气费上涨24.4%,电费上涨15.3%。另外,[全文]
    2023-04-22 02:01
  •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准 环球时报记者 赵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5日在即将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的摘录中表示,美中关系紧张可能会使全球经济损失约2%。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说,IMF的经济学家们说,资[全文]
    2023-04-08 02:01
  • 日本此前维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世界第三这一地位“正在变得危险”。长期持续的通货紧缩加上目前的日元对美元快速贬值,按以美元计算的名义GDP来看,与排在世界第四位的德国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此外,印度也在猛追,日本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存在感正在[全文]
    2023-03-23 02:00
  • 美国签字银行总部外(资料图)海外网3月13日电 据美国彭博社等多家媒体3月12日报道,在美国硅谷银行因资不抵债遭金融监管部门关闭2天后,总部位于纽约的另一家银行也被监管机构关闭。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12日晚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宣[全文]
    2023-03-14 02:07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经济复苏正在为全球消费市场注入更多信心。据路透社3月2日报道,自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以来,世界头部快消企业、奢侈品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均取得了增长。德国护肤品企业拜尔斯道夫首席执行官文森特·华纳里表示,该企业高端及[全文]
    2023-03-04 02:00
Copyright 2003-2023 by 广西新闻热线 gx.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