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 爽
近日,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办的“算法为人”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来自政产学研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算法治理、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等前沿议题。
在数字化浪潮与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算法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联合国、多边合作国际组织、主权国家政府都在探索如何有效创新和使用算法。我国提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旨在推动运用人工智能弥合数字和智能鸿沟,在人工智能发展中让人类平等受益。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算法发展是中国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关键之一。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在算法行业监管和发展方面已经领跑国际,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应用于个人信息保护、司法领域等方面,拥有突出的立法进展。未来,随着算法进一步发展,治理难度也在增加,需要多方参与、综合施策。
技术应有利于人类整体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初晓波提到,“算法为人”有两个前提。一是“法由人算”,有观点认为,从物理世界到人类心智,甚至整个宇宙完全可以用算法来计算。二是“人为法算”,即万事万物都在被结构化、标准化、数据化、算法化。
初晓波认为,在算法赋能和普惠的同时,理解算法的责任和算法治理极为关键和重要。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认为,数字技术进入社会化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始终充满争议。他的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监管特色使数字技术的应用呈现不同效果。过去20年里,欧盟和美国不同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的算法治理提供了借鉴。邱泽奇认为,算法是数字时代的机器智能之心,应服务于人类的福祉,服务于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部分人。
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联合国高级别人工智能咨询机构专家张凌寒将“以人为本”作为人工智能治理的核心原则,警示了忽视人本原则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强调“维护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性。张凌寒认为,尽管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但在具体实践中,各国的实施方法和优先级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机制。
让算法与人互促互进
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文再文聚焦运筹优化算法在数字时代智能化中的关键作用,从基本概念出发,探讨算法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典型应用。
文再文认为,运用算法可以提高工厂生产和市政资源调度等的效率和质量。运筹学、数学等专业关注的微观算法应该与人文学者关注的宏观算法相结合,达到更优效果。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何艳玲基于数字化背景和当前的城市公共治理实践,指出算法技术的运用能够更精准地回应需求,提供更细致的政策工具,从而实现更科学的常态化治理和更系统的组织变革。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对算法技术的优化,可以在治理过程中更好地实现需求识别、冲突回应和制定决策。
算法在助力人和社会发展中,也并非万能。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陈龙通过比较外卖平台新老骑手的工作效率和收入差异发现,骑手工作效率并不完全依附于算法,也涉及劳动者的直觉判断、隐性知识等,后者是机器难以替代的技能。陈龙认为,这些技能需要时间培养,社会在肯定和尊重劳动者劳动技能的同时,也要帮助劳动者培养劳动技能。
平衡创新与安全
数字化快速发展让产业享受了“算法红利”。与此同时,也要对算法进行监管。
何艳玲提到,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信息,但实际上,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平台推送的世界。这加剧了人们的认知差异,进而对相对标准化的治理规则提出了挑战。
邱泽奇认为,监管是一柄双刃剑。好的监管不仅要坚守安全底线,促进平等发展,更要保护创新、推动创新。
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王鹏认为,算法已经成为数字社会的技术底座,但算法问题也随之凸显,需要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包含多维治理视角的算法治理格局。
邱泽奇说,算法治理在促进社会发展和保障网络空间清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呼吁各界共同努力,推动“算法为人”。他谈道,一方面,要肯定算法在推动社会有序运行、提升生活便利性等方面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算法当前的“不能”。他呼吁,真正为人的算法一定要在创新与安全中求得平衡,并且以创新为引领。
算法人工智能 新浪科技公众号“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