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勿以“逆向考研”人数评价大学研招吸引力

据报道,日前,“双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公布数据显示,学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有159人,占比5%。其中,来自211、985高校且第一志愿报考的新生分别有38人、8人;985高校包括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

“双非”高校能吸引“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中,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校研究生招生的吸引力。但是,高校不应把招收多少(比例)的名校毕业生作为研究生招生的业绩、指标。所有高校都应努力推进破除唯学历、唯名校评价机制,形成不看重学历而看重能力和素质的评价体系。

近来,“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读研这一“逆向考研”现象,引发舆论关注。 “逆向考研”这一说法暗含把高校分三六九等的意思,认为从“双非”普通高校到“双一流”高校是“正向”,而从“双一流”高校到“双非”普通高校则属“逆向”。这给选择“逆向考研”的学生很大的压力,似乎是不追求上进,或者是考不上“双一流”高校读研,才选择“逆向考研”。好在不少选择“逆向考研”的学生,往往能够看淡学校身份,并根据自己的学业规划,理性选择学校、专业。

也就是说,“逆向考研”的学生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进社会转变对学历、名校的看法。从“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选择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读研,属于正常现象。从学校办学角度看,“双一流”本来就不是学校的身份标签,我国有关部门也反复强调“双一流”是建设名单,而非建成名单,因此,所有高校是平等竞争的,普通院校的学科、专业并不比“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同类学科、专业差,甚至更具特色,就业前景更好。

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给大学贴身份标签,不仅会加剧唯学历、唯名校评价导向,还影响学校之间平等竞争。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就抱怨,不管怎么努力办学,似乎都无法突破身份局限,于是主动“迎合”这一评价体系。不仅努力“跻身”有关建设计划外,还采用一系列与名校相关的指标来体现办学业绩,比如把本科毕业生名校考研率(考研被名校录取的数量、比例)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成就,或是用名校毕业生录取率作为招生业绩。

高校应该对影响自身办学的唯名校评价具备警惕意识,特别是在当前,勿以“逆向考研”人数评价研招吸引力。不论是以本校学生的“名校考研率”评价本科办学,还是以本校录取名校毕业生的数量和比例来评价研究生招生吸引力,从长远来看,都会对本校的招生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越是强调名校身份,就越与教育改革方向背道而驰。

因此,必须淡化“逆向考研”这一概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兴趣,不依据学校身份,而是根据学科、专业的质量、特色自主选择报考研究生。为治理唯学历、唯名校等教育评价顽疾,所有高校都应该有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实际行动,不要再把名校考研率、名校毕业生录取率作为评价指标,而是要构建重视学生能力、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以提升能力而不是提升学历进行个人学业发展规划。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广西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2月21日,河南郑州一对情侣一起报考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研究生还考出同分引发关注。网友们直呼羡慕,纷纷表示,“这才是恋爱的正确方式。”2月22日,李同学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和男友韩同学都是河南郑州某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两人从大一开始[全文]
    2023-02-24 02:06
  • 报考CMA的广大考生,在选择英文or中文CMA考试的时候,大概都会有点纠结:英文考试不是国人的母语,考起来比较有难度,但是更加原汁原味,而中文考试虽然更符合国人的语言习惯,但又担心含金量不如英文的。那么,CMA考试这两种考试有什么区别?报考[全文]
    2023-02-16 02:05
  •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2023考研初试成绩即将公布,这段“考研查分空窗期”,你可以做些什么?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前关注3件事:#考研预计2月中下旬查分#,考虑差额复试比,预估成绩提前规划。复试如何准备?找工作、留学和二战要如何选择?加油考研人,愿你[全文]
    2023-02-09 02:03
  • 本以为扬州戴璐的瓜,吃到真正男主角韦峰现身、两人均被建议免职,这瓜就算吃完了!结果没想到,我们以为的结束竟然只是刚刚开始,戴璐身上藏了太多秘密,恐怕全部爆料出来,整个扬州官场都要为之颤三颤了。2008年,戴璐以285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金陵[全文]
    2023-01-18 02:03
  • 来源:国际学校家长圈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史上最大招生丑闻案宣判。该案件涉案金额超2500万美元,涉事学生超700名,案件主谋威廉·辛格通过贿赂和考试作弊的手段,将多位名流、富豪之子违规送入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美国常春藤名校。这一系列暗箱操作不[全文]
    2023-01-11 02:05
  • “大学生活有着无限可能,迈出‘舒适圈’去结识更精彩的自己,不断臻于人生的最佳答案。”这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9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李瑷蔚,对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的总结。大学期间,李瑷蔚前三学年学分绩点为4.206分,必修课加权得分[全文]
    2022-12-31 02:04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3 by 广西新闻热线 gx.xwx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